把北海打造成广西的深圳做大做强北海的大旅游
北海旅游网: 一直有一种感觉,北海虽然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历史底蕴,北海优良的旅游资源,但是北海旅游产业一直都在初级阶段,无法做大做强。
北海有银滩等优良的旅游资源(这可是天赐的啊)。这两方面我们确实可以大作文章的。我不反对北海发展工业,“无工不富”确实是中国目前的现状(连桂林这样的旅游大市也在大力发展工业),现在北海确实引进了不少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必将对北海的经济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但是,工业发展后我们怎么办?是否我们必须进行提前规划,提前进行统筹安排。大家可以看看深圳:上世纪80年代,那时深圳经济刚刚起步,类似现在的北海,但是,那时深圳就敢大手笔的发展旅游,“锦绣中华”、“世界之窗”这两个项目就是那时建设起来的(之后于1998年又建成了深圳“欢乐谷”项目)。深圳当时的定位就是经济特区,主要就是发展工业,但是当时的深圳人确实目光看得远。目前大家看得到,深圳已经不怎么发展一般的工业,他的重点已经是金融业、证券业、高科技产业、进出口物流业、旅游业等污染很少的产业。
那么,把北海打造成广西的深圳,做大做强北海旅游,就应该纳入政府高层目前的考虑范畴了,至少应该首先成为全市的共识,之后进行规划(例如列入北海的“12.5发展规划”),然后就是开展前期工作及招商引资。做大做强北海大旅游,我想大致可以在如下几方面考虑:
一、做大做精银滩旅游项目。目前的北海银滩,仅是一个海滨浴场、海边海鲜店、海边的工艺品卖场,等等之类。很多人到北海银滩就是游泳、吃海鲜,然后走人。能否深挖其中的价值,获得有更大的附加值,才是我们当时免费开放银滩景区的初衷。这个可以参考美国的尼亚加拉大瀑布景区的做法。这个景区就是就一个大瀑布,很美很壮观,也是免费开放,但是,他们却独出心裁,开发出几个收费项目。这其中的两个项目确是很大胆的创意,令人欲罢不能,以后再慢慢具体介绍这两个项目。至于北海银滩如何做,我也在思考,全体市民亦可以思考。
二、做好“海上丝绸之路”这篇文章。现在中央四台《走遍中国》栏目正在拍有关北海的节目,主要的内容也许就在海上丝绸之路方面,大家可以等着瞧。我们是否可以以此为契机,开发相关的旅游项目呢。比如,始发港,港口在哪里?可以去看看。还有,挖出了那么多汉墓,那么,墓地在哪里,挖出的文物在哪里,可以去看看。满清时英国驻北海的领事馆遗址在哪里,也可以看看。目前北海老街已经初步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还可以。整合这些资源,使之形成一条精品线路,一个无法替代的品牌。
三、引进战略投资商,建设类似深圳欢乐谷这样的大型主题公园。深圳欢乐谷是中国的迪斯尼,目前已经复制了北京欢乐谷、上海欢乐谷、成都欢乐谷,甚至已经做到了国外(中亚某国)。欢乐谷的投资方是国务院国资委下属的大型企业华侨城集团,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其旗下的康佳电视、深圳锦绣中华乐园、世界之窗乐园等却已使人耳熟能详。我看主题乐园在北海是很有市场的,大家看看南宁动物园、桂林乐满地等人山人海的场面,就会知道广西这个地方确实缺乏这方面的娱乐设施。虽然广西的人均GDP还远没有达到5000美金,但是,不要忘记广西的腹地是整个大西南啊,我们不仅仅是吸引广西的游客,还有那些比较富裕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来看海的先富裕起来的那部分人啊。我们可以把主题乐园建在银海区或者合浦的星岛湖等地。
四、引进建设类似“印象.刘三姐”这样的文化娱乐项目。这是我原来一早就有的想法,可是防城港却开始实施了(见后附新闻报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但是我认为防城港没有我们有优势,毕竟我们是旅游城市,它不是。文化项目能提升一个城市的品味,相应地也可带来更大的投资,城市房地产也会更加健康地成长,不用担心出现象1990年代的那次房地产泡沫,可以说是真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家可以看看台湾台中市,台中市在文化旅游方面做得相当的好。记得台中市市长胡志强说,他们那里几乎天天都有文化演出节目,相应的带来了不断的投资,而现在他们基本上没有土地给人家来投资!(也许和台中县合并后就有了)。
*声明:文章仅做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