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12年3月,周阿姨听说有人组织老年人去山东威海游玩,88元包吃包住,禁不住低价的诱惑,她便报了名。然而,到了山东后,周阿姨却被组织去当地某小区看房。“旅行团”摇身一变成了“看房团”,周阿姨有点发懵。
周阿姨告诉组织方自己根本没钱买房,然而对方却依然卖力地向她介绍房子。“当时我被他们一群人说得昏头昏脑的,也不知道怎么就在购房意向书上签字了。”周阿姨说。
签字后,房地产公司要求周阿姨支付购房意向金1万元。周阿姨表示自己原本只是打算出来游玩,一时之间根本不可能拿得出那么多钱。此时,组织方人员刘某主动提出可以借1万元给她,只需她在借条上签字就行。稀里糊涂的周阿姨就按刘某的说法在借条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回锡后,周阿姨越想越觉得蹊跷,便将此事告诉了家人。家人一致认为周阿姨是遇到了诈骗,坚决不让她还1万元钱。
2013年2月,刘某见周阿姨迟迟不还款,便拿着借条向南长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审理认为,刘某提供的欠条、付款凭证、开发商公司的情况说明和收据足以证明其为周某垫付了1万元购房意向金,可以确定双方形成了民间借贷关系。周阿姨所签订的购房意向书,也印证了其向刘某借款1万元与开发商公司达成购房意向的事实。最终法院判决周阿姨向刘某归还借款人民币1万元。“真的是冤死了。”周阿姨懊恼不已。
提醒广大市民,参加旅行活动前首先要将目的地、行程等相关事项了解清楚,不要被低价等营销手段蒙蔽了双眼。特别是老年人最好在子女的陪同下参与旅游活动,当自己遇到困扰不能立即做出决定时,不要随意签字,以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选择正规的旅行社。
购票谨防山寨钓鱼网站
除了市民周阿姨的遭遇外,现场也有市民向本报记者反映近期听说机票便宜,在网上购票时遭遇山寨网站差点上当受骗的情况。市民关老伯退休后热衷于旅游。目前正值民航淡季,各大航空公司推出了3折左右的便宜机票,于是他想和几位老友一起去厦门旅游。他登陆了一家名叫“携程机票网”的订票网站后,对方400打头的客服立即要求关老伯在一小时内将1500元的往返票款打入指定账户内,理由是防止机票涨价。接下来该客服在半小时内给他打了四次电话催促打款。关老伯感觉此事蹊跷,随后在儿子等人的查询下发现,该网站是套用真正的携程网网页设计的山寨钓鱼网站。消费者一旦付了钱后却并不能取到票,更找不到对方。
业内人士介绍,随着网络购票方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旅客通过网络便捷化地购票。但是,一些不法分子浑水摸鱼,通过“400”、“100”等打头的电话和网站实行诈骗活动,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不法分子通常利用旅客急于买票或贪便宜的心理,通过虚构的400电话和所谓的购票网站,要求旅客向指定账户汇款。当旅客钱款到账后,又以各种理由要求对方继续汇款,当钱款到账后对方立即卷款消失。另外,一些钓鱼网站套用网页模板的方式,包装成山寨版的铁路12306、携程等网站页面,并且公布400、100等预订电话。旅客登陆购票后被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但随后又以账户出现故障、被冻结等原因,实行二次诈骗。对此,相关部门将继续与网络管理等监督部门密切合作,及时封堵关闭发布虚假信息网站,严厉打击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等活动,同时提醒消费者应从正规渠道购票。(魏鼎李治)
2013.03.18 北海旅游网编辑
*声明:文章仅做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