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假期消费也将达到高峰期。为此,广西消委会发布2014年第2号消费提示:科学理性对待国庆假期消费。
根据以往国庆长假消费纠纷存在的问题,一是各类促销打折活动、返券循环消费存在名不符实和强制消费的嫌疑,问题比较突出;二是食品安全问题;三是通过微信、微博发布虚假信息,消费者网购交易落入消费陷阱;四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等地区假冒伪劣、三无产品多;五是非正规旅游服务纠纷较多等。针对以上问题,请消费者在国庆长假期间注意以下五点:
一、理性对待商场打折优惠的促销活动。不要盲目相信商场打折优惠活动。节日期间,打折、返券、有奖销售等种类繁多,消费者要注意了解活动规则,对自己不需要的商品不要因优惠幅度大而盲目购买,要根据实际需要理性消费,同时注意索要发票并妥善保管相关凭证。
二、网购时要选择正规网站,切勿通过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私下交易。明辨带有红盾或ICP经营标志的正规经营网站,尽量选择带有良好信誉的品牌和店铺购物。在微信、微博浏览了解的商品请到正规电商购买,要经由第三方担保支付,提高支付安全防范意识。
三、注意节假日期间食品质量安全。消费者要到证照齐全、信誉好、诚信度高的商场、超市等场所购买食品,并注意包装食品标签,如QS标识、生产日期、生产地址、商标品牌等重要信息。外出就餐时,应选择安全卫生的餐饮场所,并查看其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健康证等。
四、注意防范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山寨”商品。农村消费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购买商品时要仔细查看包装与标签信息是否完整,是否正规,避免买到“山寨”假冒伪劣商品。在体验“农家乐”餐馆时,应尽量选择证照齐全、客流量较多、菜品新鲜、干净卫生的餐馆。
五、外出游玩时选择正规旅行社,并签订旅游协议。正规的旅行社具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旅游管理部门颁发的业务经营许可证。签订旅游合同时,应仔细查看合同条款中双方约定是否公平,谨慎参与“零团费”甚至“负团费”旅游团。旅行时如遇到纠纷,可到旅游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当地消委会投诉,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上海至北海增新航线 低至199元起
*声明:文章仅做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