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9-3082807 手机版

手机扫描以上二维码

加微信
关于我们
北海旅行社
当前位置:北海旅行社 > 北海旅游动态 > 旅游攻略 > 探秘涠洲岛的珊瑚石民居

探秘涠洲岛的珊瑚石民居

发布日期:2016-07-20     编辑:北海旅行社

来到北海涠洲岛上,除了饱览旖旎的海岛生态景观之外,还有许多奇特的风情景物令人一见倾心,流连忘返。那深藏在绿荫碧树丛中、用珊瑚石建造的古涠洲岛村落就是其中之一!




涠洲岛上,用珊瑚石建造的房屋随处可见:有古朴凝重的歇山式屋顶民居;有独具型制的坡顶楼房;就连村里的柴房牛栏,路边的猪圈厕所,这些建筑物的砌墙材料,也是珊瑚石。于是,这些由珊瑚石建造的房屋分布在岛上的各处地方,聚成大小村落,形成了建筑特色鲜明的村落景观,展示出丰富多彩的民俗特征,蕴含着厚重的人文底蕴,成为涠洲岛人民创业安居的历史见证,更是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




目前,岛上的珊瑚石房屋成片保存最完整的村落是老张公村。老张公村位于涠洲岛北港,这是一座客家村。据村里的老人陈述,村里的居民已经是第七代了,在老人们的记忆中,他们的祖辈在清代嘉庆年间就已经来到岛上居住,是清王朝解除禁海令后迁移入岛的。因为在清乾隆年间,为了加强对海盗的清剿,曾在涠洲岛上实行了封岛措施,“每有前往搭藔居住者”,“饬地方官、逐一递回原籍。草藔概行烧毁。勿使窝留。”(《清实录乾隆朝实录》)由此推算,老张公村起码已有200年的历史,与史籍记载的基本相符。




涠洲岛老张公村珊瑚石建造的房屋有三种类型,分别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和风貌:



一是创立家园初期建造的房屋,这是直接用珊瑚石垒砌而成,房屋低矮,没有其他辅助材料,这与当时的生产力落后程度有关,同时也是为了抗御台风的侵袭。按史籍记载,在清乾隆以前,在涠洲岛上没有固定的常驻居民,除了驻军和海盗之外,岛上的草藔大都是过往的渔民短时段的季节性居所,也就没有纳入官府户籍记载管理范围。嘉(庆)道(光)之后,朝廷有条件允许渔民或流民上岛居住,岛上才逐步有了固定的建筑。



老张公村居民的祖辈正是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来到岛上定居的,此时所建造的珊瑚石房屋,简陋粗糙,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之时先辈们筚路蓝缕创立家园的见证。



二是岛上生产力有所发展时期建造的房屋。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生产积累之后,宗族及家族的人口繁衍,财产的逐步积累,促使原先的群居形态被支系或家族的聚居所代替。此时建造的房屋出现了格局上的差异,并出现多样化的建筑形式。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各种先进生产工具的应用,开采珊瑚石相对容易,材料方正,大小适宜,便于运输和砌墙操作,有利于增强房屋的牢固性。这一时期用珊瑚石建造的房屋,不但规模大,空间阔,而且美观整洁,功能齐备(如厨房、杂物房、厕所及畜禽栏舍与人的居所分离等)。



三是楼房的出现。涠洲岛老张公村珊瑚石建造的楼房基本上都是两层,属于歇山顶民房的墙体增高型制。这大都是民国以来的建筑,建造的工艺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些珊瑚石建造的楼房堪称岛上豪宅,也是涠洲岛的建筑奇观。但这一时期用珊瑚石建造的楼房,并没有像同时期北海老街和廉州的骑楼式建筑出现,却与北海地区客家村庄里的阁楼式民居型制相似,由此生动地展示了涠洲岛客家文化的标志性物质存在。



不同时期的珊瑚石建造房屋,见证了涠洲岛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态及历史人文现象,这正是涠洲岛珊瑚石房屋的文化魅力所在。但是,随着涠洲岛开发建设的加快,珊瑚石建造的房屋由于在当地存在的普遍性,而没有及时引起关注,因此在不同程度上遭到拆除或废弃,旧房子拆除后存留的珊瑚石材随处可见,殊为可惜。如何充分挖掘、发挥诸如老张公村等古村落中珊瑚石房屋的资源优势,将其打造成为涠洲岛上文化旅游中的特色古村落品牌景观,应是大有可为的。


北海旅行社整理编辑

北海旅行社推荐:北海涠洲岛二日纯玩品质游

*声明:文章仅做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盛夏去涠洲岛旅游踏浪
下一篇:四月到北海涠洲岛旅游可以下海游泳了吗?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旅游线路信息、图片和文字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问题请与我站联系,本站立即删除.若您未提任何异议,本站将视为您已默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