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的交通,有着辉煌的历史。早在汉代,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是名扬海内外的交通枢纽、商品集散地。中国著名的南珠、陶瓷、海产品从这里走向世界,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产品以及新思维、新观念等从这里登陆走进中国广袤的大地。1984年5月,北海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25年来,北海已经建成公路、铁路、海运、航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早在汉代,北部湾这个美丽的海湾就已经是重要的海上交通重镇。汉书《地理志》就记载了一条从合浦港始发经过北部湾沿岸到印度斯兰卡的海上航线,而广西的考古工作者也在北海市合浦县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找到了合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物证。
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副队长——熊昭明:(我们)出土了一大批跟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包括琥珀,琉璃,玛瑙,从这些文物一方面可以反映出汉代的时候,合浦港作为一个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它当时的繁荣景象。
改革开放之初,北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公路总里程不到200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北海市通车公路里程增长了12.6倍,二级以上等级公路实现零的突破。全市管养公路由1984年的195公里发展到2008年末的244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4.6公里、其它等级公路2240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有公路73.39公里,实现了100%乡镇通公路。
公路通、百业兴,快速发展的公路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通了脉络,有力带动和支撑了“三农”建设,农村群众出走亲戚、买化肥费时费力的情形早已不复存在。
北海市交通局公路处主任——曹国太:25年来,农村公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公路的数量增加较快,到去年为止,全市的农村公路已经到达2179公路,公路密度已经达到每百平方公里65公里,这个数字在全区位列前茅。二是,农村公路有铺段的路面,也就是沥青水泥路面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接近700公里,也就是说,有铺段的路面占了整个里程的三分之一,将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群众晴天出行一身灰,雨天出行一身泥的状况,三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逐年提高,我们农村公路2、3级公路的里程逐年增加,我们的等外公路只占总里程的10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农村公路当中只有190多公路没有达到技术等级,这样的话,为我们农村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安全保障。
今天,北海已经建成由公路、铁路、航运、航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公路网四通八达,已初步形成以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为主骨架,以重要县乡公路为支骨架的便捷的公路网络。国家重点项目之一的西南出海公路通道成都至北海高等级公路已全线贯通。玉林至铁山港高速、广西滨海公路高德至大风江一级公路、营盘至闸口公路及一批“村村通”公路等在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声明:文章仅做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