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北海让你充分了解北海
俗语有道:“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这是平民百姓生存生活的基本要求。而“民以食为天”,在我看来是属于温饱之后生活质量要求提升的范畴。
北海地属南中国海边,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下船可捕鱼,在岸能种田,千百年来就不属于穷山恶水。只要不是手脚都懒得抬动的人,喂饱肚子,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北海人对“民以食为天”这句话的寓意,不但领悟得透切,而且有挖掘,有推广,甚至作为生活乐趣的特大理由来信奉。
在北海街头巷尾和村落田边,听到“吃末?”“今日吃嘛低?”“今晚一起饮茶?”这些话时不要感到奇怪,没什么好奇怪的。北海人就有这样的习惯。见面关心别人的肚子,同时分享对方的食趣。
北海人对吃,不但有自己的习惯和原则,也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外地人到北海,两件事,一是玩。数十里银滩,海岛风情,星湖千岛……有得玩。二是吃。吃海鲜。来北海旅游,到底是玩的吸引力大还是吃的吸引力大?至少一半一半吧。
北海的海鲜种类繁多,鲜美无比,有口皆碑,其他地方的海鲜难以比拟,天意如此,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北海人对海鲜的要求并不像外地人那样,把海里游的一视同仁都称为“海鲜”。北海人要吃海鲜了,不是说去吃海鲜。因为海鲜所指太泛,而往往被认为含糊不清,心不诚,甚至有些莫名其妙。在北海人看来,不是所有海里游的都叫海鲜,而是真正鲜美的才配叫海鲜。吃海鲜一般会专指到具体的名字。比如“今晚吃花蟹”、“吃龟鱼”。那么这餐海鲜就是以花蟹或者龟鱼为主,其他菜色均是陪衬而已。
在北海,吃是无可替代的娱乐和接待方式,远方亲友到访,请吃无疑,连饭都没请吃一餐,算什么朋友!平日里亲朋、好友、同学、同事……无聊了,咸咸淡淡的聊不到几句,一句“今晚吃去”,一群人真的就到街头小摊,路边大排档,或是食街、饭店,吃去了。吃什么?当然是海鲜为主了。
北海人爱吃、会吃、能吃、敢吃、挑吃。
当然,在吃这方面,其他地方的人,也不见得比北海人稍逊半分。谁对吃不兴盎然呢!
会吃就有些讲究了。山珍海味,五谷杂粮,瓜果蔬菜,在四季长青的北海,从来就没有缺少过。这为北海人的吃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春夏秋冬,时令变化,汤炖炒焖,以求与季节切合,以便能在最佳时节吃到食物的最佳味道。食之有道,随天而食。北海人会吃的挑剔,似乎有些过分了。
能吃是北海人对食物的最大尊敬。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不善言辞的大女婿第一次去岳父家做客。一家人热热闹闹,一边说话一边吃饭,大女婿由于不善言辞,搭不上嘴,也不好意思眼睁睁的看着别人说话,便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桌面上的饭菜上去了。后来,别人问岳父对大女婿印象如何?父亲想不起大女婿说过什么话,只记得他埋头吃饭的样子。便只好如此赞扬:大姑爹(女婿),能吃,牛肚!农村人,能吃才能干活。牛肚,该有多大,吃得像牛那样多,能干多少活!
说北海人“牛肚”也不过分。在北海,吃饭不会精致或者斯文。海里游的,天上飞的,泥里埋的,山上摘的,地里种的,大盘大碗,大鱼大肉,大吃大喝,大声大笑。从吃的角度来说,地处海边的北海人,确实有大海爽朗、豪迈之风。正餐桌面上菜色不减,辅餐花样百出。往往正餐尚末结束,瓜果、糖水、自制饼……又端到仍琳琅满目的桌面上了。“食、食……解解酒,开胃开胃……”肚子仍撑得不好动弹,但热情难却,或多或少,总得品尝。味道好是好,只是委屈肚子了!
敢吃不仅仅是肠胃的事情,有时更需要勇气。我的一帮同事,是龟鱼(河)粉丝。榄钱(红树林)花开,龟鱼剧毒,还吃?吃,不但吃,而且必须选择在这个时候吃。听他们说是这个时候的龟鱼味道尤其鲜美,尤其纯正,尤其滋补。“拼死吃龟鱼”,说的就是他们这帮疯狂的家伙。我中学时一位与水浒英雄张顺同名同姓的老师,喜欢吃煨咸鱼,别人说老吃灰煨食品,容易致癌。他说,没事没事,一会多吃青菜就化解癌细胞了。谁也不知道他赋予青菜这么高的评价,有什么根据。
不过,大部分北海人都会“解毒”。吃了香口的炸的或者吃了容易上火的,没事,“一会喝凉茶去!”好象凉茶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过也奇怪,一碗凉茶下肚,真的就什么事也没有。这由不得不让人对北海人的肚子和凉茶佩服起来。真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吃一方菜。四川姑娘一辈子暴吃辣椒,还不是一个个长得山精水灵、细皮白肉!
北海人挑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生活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除非不得已,挑挑拣拣也算正常。吃食卫生、营养,讲究搭配,最重要要新鲜、生猛。市场上死臭鱼虾、隔天青菜少有人问津。大排档、饭店里,如果店家使诈想瞒天过海或者服务员不小心,端上来的不是刚才千挑万选的新鲜品种,不必动筷,看一眼,闻一闻,就知道了。这样的事情,可不太好玩,脾气好的客人,责令店家马上重新调换,脾气不好的,可能马上就动手了。
民以食为天。天大的事情,含糊不得!
吃什么
不了解北海的朋友,不妨来看看这篇描写北海的散文……
北海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它精致、整洁、漂亮的市容市貌,富于中国古典柔情的景色风格,奠定了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浪漫情怀。
浪漫是与生俱来的,往往是可望不可及的一种潜质、一种风格、一种状态。城市也一样。城市的浪漫,在于它的动和静,清晨和黄昏,街头和共巷尾,旭日中的娇嫩和明月下的诗意。北海,正是以其平静而宽容的点点滴滴,在南中国海边不经意构筑了一片浪漫。
北海的浪漫,主要由百年老街、南澫和银滩三部分组成。三个部分和谐共处,浑然天成,连接着北海的自然、历史和现实。让人置身其中,“不知魏晋”而流连忘返。
最好是在夕阳西下时分,穿过现代气味十足的市中心北部湾广场,沿着四川北路一直往大海的方向,走着走着,就会和那条百年老街谋面了。老街叫珠海路,迷蒙的阳光掠过残旧的楼顶,破碎地洒落在街道上。街道是多年前改造过的沥青路,沥青里的石子在残旧中探头探脑,用不足为道的力量让珠海路蜿蜒、绵长。街道全由二三层的受西方券拱式建筑影响并融入中国古代建筑精髓的楼房夹拥而成,宽八九米,长三四里。街道两旁是方典型的骑楼,骑楼与两排楼房一路相簇相拥,像亲人一般温厚。
此时,孤独一人或情侣成伴,走进珠海路,踩着那些年代久远的旧路,缓缓而行。如果有细细的雨,那最好了。俩人撑着一把雨伞或是共举一张雨披,牵手、相拥。也可走在骑楼下,骑楼里干干爽爽的,人从一个个门口走过,骑楼外雨线如丝缕,景恬而驻欢,就这样在老街中走着,什么也不用说,让耳朵倾听隔着楼顶吹来的海风的诉说。让那骑楼、窗、门、浮雕、屋顶饰物引领,一步步离开现代的尘嚣。一种渐渐走向往日岁月,置身百年之前的感觉油然而生,百年前的烦俗,近在咫尺却过远在天涯,它们一下子都扑面而来!
南澫,也许是天底下最小海湾了。它在北海西南郊、离市区不太远的海边。海湾由草木茂盛的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环抱而成,宽100余米,长数里。柔软的细沙与裸露的火山岩石杂陈南 滩头。沙是不含任何杂质的雪白的沙,石是光滑结实的黑色的石。走过一片沙,抬抬脚便登上岩石了。一快连一快的岩石,一直把你引向大海。当你回头望一望来时的“路”,“路”仍完好地站在海水中,黑黑的,屹立着,让兴奋的心松弛、平和。
而远处的细沙,白布一般,轻轻起伏,好大一匹!这里太安静了,安静得仿佛是梦里的景致。远处的船舨一只只慢慢滑过,头顶偶尔传来三两声海鸟的鸣叫,太阳像一个道具,那么近,那么真切、纯粹。此时不妨找快平整的岩石躺下来,闭上眼睛。天空是蔚蓝是灰暗,天上有云或无云,都无关紧要。让耳朵享受一下,让远远近近、轻轻重重的涛声,左耳进,右耳出,让它们覆盖和安抚我们一天比一天烦躁的心灵!
如果说老街和南澫以其古典让人心动,那么北海银滩就是现代和古典诗意的完美糅合了。北海银滩,是在北海无法绕过的风景。可以肯定地说,没到过银滩,不算到过北海。银滩的魅力天下闻名,指的是它的“质地”。而银滩更迷人的地方,我想应该是它浸透每棵树,每株草,每粒沙砾,每个角落的浪漫。
银滩最迷人的时候是在清晨和傍晚。海风轻拂,彩霞满天,踩在细细的沙子上,慢慢地走,你感觉不到脚下的是沙,而是棉絮一样东西。或者沿着海堤木板路,走在生机勃勃、柔软而细密的草地上,让思绪信马由缰,让目光追随海鸥的飞翔飘向更远,让“哗哗”的涛声轻抚动荡的心灵。如果禁不起大海的诱惑,就脱了鞋子,让久违阳光的脚在沙滩、海水中自由飞舞,让年轻的步伐在无优中追逐,让纯洁的阳光洒满彼此的肩头,相依相伴,携手而行……
*声明:文章仅做分享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